张配海,烟台资深专业民商事律师,现执业于山东新势力律师事务所,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秉承诚信、谨慎、勤勉、高效的执业理念,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张配海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来,恪尽职守,为当事人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法制建设尽了绵薄之力;在办案中不畏权贵、据理力争、维权护法,受到当事人和法院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土地房产律师 公司经营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债权债务律师 损害赔偿律师 婚姻家庭律师
合同是保障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在合同中,应约定双方应当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同时约定当事人违约时,应该承担的。那如果合同中只约定一方违约是否有效将就这个问题为您提供以下内容,供您参考。
一、合同中只约定一方违约是否有效
答案是有效。
据《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的规定,无效合同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订立合同的民事主体不合格,即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 ;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
二、违约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1、强制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如果对方仍不履行的,守约方可以经仲裁或诉讼确认后,申请法院强制对方履行。
2、赔偿损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3、支付违约金。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4、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格或者报酬。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对违约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格或者报酬等违约。”
5、担保。
依照《担保法》规定,为合同履行提供保证、定金、抵押、质押、或者留置等方式担保的合同当事人或者第三人,在被保证的合同当事人违约的情况下,要按照担保合同的规定,承担违约。
6、当事人约定的其他违约方式。
在不违背法律原则及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其他违约。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关于合同中只约定一方违约是否有效这个问题的相关回答,在合同中,无论是否约定了双方的违约,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且如果有一方违约,另一方同样可以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要求违约方以违约金或者其他方式承担相应的违约。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咸宁律师。
安化县律师 钟山县律师 江宁区律师 宁晋县律师 新沂市律师 南溪区律师 冷水江市律师 长兴县律师
合同根本违约是建立在一般违约基础上的,当合同一方发生根本违约时,就意味着合同无法继续执行。为此,违约方要承担合同根本违约。那么合同根本违约承担原则是什么合同根本违约的情形包括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的说法吧。
一、合同根本违约的承担原则是什么
1、过错
过错,是指由于当事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而引起的违约。在发生违约事实的情况下,只有当事人有过错,才能承担违约,否则,将不承担违约。过错原则包含下列两个方面的内容:
违约由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一方合同当事人有过错的,由该方自己承担;双方都有过错的,由双方分别承担。例如,在来料加工合同中,定作人提供的材料质量不合要求,要承担违约。承揽人本应按合同规定对来料先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加工成品。但是,承揽人没有对定作人提供的来料进行检验,而直接把不合格的原料制成质量次的成品。在这种情况下,承揽人也要承担违约。
无过错的违约行为,可依法减免。
2、无过错
这一原则是指凡违反合同的行为,除了免责的外,都必须追究违约方的违约。任何一方合同当事人,不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公民个人,只要因过错违约,均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追究其违约。在法律面前,在合同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3、赔偿实际损失
所谓实际损失,是指违约方因自己的违约行为而在事实上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实际损失,包括财物的减少、损坏、灭失和其他损失及支出的必要费用,还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当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造成对方经济损失时,违约方应当向对方承担赔偿。
4、全面履行
这里所说的全面履行,是指违约方承担经济后仍应按合同要求全面履行。也就是说,违约方承担了经济后并不能代替合同的履行,不能自然免除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不能免除过错方继续履行合同的。只要受害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违约方又有能力履行,违约方就必须继续履行未完成的合同义务。
二、合同根本违约的情形包括哪些
1、迟延履行场合
迟延履行并非必然发生根本违约,但如果合同对履行期有明确的约定,而且履行期之约定在合同中显然处于重要地位时,则迟延履行通常会构成根本违约。对于并非特别强调履行期的合同,在迟延履行的情况下,只要迟延方当事人未在允许的额外期限届满前履行合同,亦可以此作为根本违约,非违约方当事人可解除合同。
2、履行不能场合
依大陆法系传统见解,履行不能得分为原始不能与嗣后不能,区分当事人是否有可归责性而分别可能发生合同无效或债务不履行。在当事人具有可归责性的场合,具有可归责性的当事人要承担履行不能之,又由于履行不能已使合同的整个目的落空,这种违约行为无疑应作为根本违约,非违约方当事人自得解除合同。
3、不完全履行场合
在不完全履行场合,通常债务人已履行给付义务,只不过是由于履行义务不完全,或者是由于附随义务的不履行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害,此种场合通常是通过赔偿损失的方式解决:如果因违反附随义务而造成扩大的损害,即造成了债权人人身或其他财产的损害,则会发生违约与侵权竞合的问题,此时能否作为根本违约则是一个问题。笔者以为检验的标准仍然要看是否因此而使债权人的合同目的落空,无法简单地一概而论;在债权人合同目的落空场合,或者说危及作为合同关系之基础的信赖关系时,则应作为根本违约,允许债权人解除合同;否则即不能作为根本违约。
4、先期违约场合
在先期违约场合,如债务人已先期明确表示届时不履行合同,此时即可以不待履行期的到来,以其拒绝履行作为根本违约,可以因此解除合同。如果债务人没有明示拒绝履行,但由于债务人的信用状况恶化而致履行不可期待,此时的合同目的也就无法期待能够实现,自然也应作为根本违约,允许债权人解除合同并请求损害赔偿。
由此可见,判定合同根本违约的情形有不能履行、延迟履行,不完全履行等。违约方承担的合同根本违约原则通常包括过错原则、赔偿实际损失和完全履行原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合同一方发生根本违约后,守约方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而不承担法律。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汕尾律师。